克氏巨蚊

Toxorhynchites christophi   Portschinsky
   

  237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鉴别特征 成蚊和幼虫都与黄边巨蚊(560页)十分近似,但雄蚊抱肢腹内区无末端细尖的粗短刚毛,幼虫腹毛11-Ⅱ棘毛状。
形态描述
雌蚊带金属光泽的蓝绿色蚊虫。头:头顶、头侧和后头平覆黑绿或褐绿宽鳞,头有黑竖鳞;有淡金黄眶鳞线。触角梗节密盖银白鳞;鞭分节1有黑鳞和少数白鳞。唇基具银灰粉被。触须和喙紫蓝色;触须伸达鞭分节5的基部,节2基部和末端有少数淡色鳞;喙中部弯曲处背面和侧面有淡金黄区。胸:前胸前背片和后背片覆盖带绿色光泽的淡金黄色鳞。中胸盾片和小盾片覆盖深蓝绿和深墨绿窄鳞或毛状鳞;环绕前端和两侧有一淡金黄宽纵条,伸达小盾片;小盾片后缘有金黄色鳞。前胸侧板以及除腹侧板前下区外的中胸侧板都密覆淡金黄色宽鳞。翅:翅鳞蓝绿色。平衡棒结节具蓝紫色鳞。足:一般色泽蓝紫。前股腹基段3/4淡色,基部淡色区并扩展到前面和后面的下部;中股前面基段3/4下部、整个腹面以及后面基段1/2淡色;后股除背面以及末段的前面和后面外,大部淡色。中胫和后胫的腹侧大部或全部淡金黄色。前跗节1末段2/3-3/4、节2全部以及节3的基端或基段1/3腹面白色;中跗节1顶端和基段1/3-1/2以及节2-5的全部白色;后足跗节2全部白色。 腹:腹节背板蓝绿色,节Ⅰ两侧具淡色鳞;节Ⅱ-Ⅶ都有淡金黄侧斑,节Ⅱ中央可有少数淡黄鳞;节Ⅲ和Ⅴ的侧斑可扩展到中部形成不完整的亚基带;节Ⅵ侧毛前1/3淡黄色,后2/3黑色;节Ⅶ-Ⅷ的橙色。腹节腹板大部淡金黄色,节Ⅱ、Ⅲ和Ⅴ-Ⅵ的有蓝紫基带;节Ⅳ和Ⅶ大部蓝紫色,两侧有淡金鳞。
雄蚊外表与雌蚊近似。触须节2端部和节3亚端部有淡金黄色环。腹节背板无横带。 尾器:和金毛巨蚊的无明显区别。
幼虫与金毛巨蚊和黄边巨蚊无明显区别,但腹毛11-Ⅱ棘毛状。

生物学
国外分布

国外:俄罗斯(Knight and Stone, 1977)、朝鲜(Tanaka et al.,1979)。

国内分布
分类讨论

分类讨论 本种巨蚊与黄边巨蚊和金毛巨蚊非常近似已与上述,成蚊与前者的区别主要在于雄蚊抱肢基节腹内区无粗刺状毛,与后者在于喙有淡色区。这3种巨蚊的幼虫不易区分已如上述,但克氏巨蚊现知分布在东北地区,其他两种则系南方种类。关于腹毛


560 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第八卷

11-Ⅱ, Tanaka等(1979)对本种巨蚊描述的附图所示系羽状,并以此与十和田巨蚊[Tx. towardensis Matsumura,1916]幼虫的棘毛相区别。十和田巨蚊也是古北界蚊种,值得我们注意。
本种曾根据雌蚊鳞色、雄蚊尾器和幼虫的一些形态,定为另一新种(苏龙和王才1981),但根据作者看到的标本以及参考Tanaka等(1979)等的论述,这些差别多半属于变异范围或是比较细小的。由于这一组巨蚊确实十分相似,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解决,显然犹待将来与模式标本核对。
检视标本总数:5♂♂,5♀♀,6L。